最新公告
  • 欢迎您光临拳王卡盟,本站秉承诚信服务宗旨 履行“站长”责任,销售只是起点 服务永无止境!立即加入我们
  • 投壶:这项运动流传千年,上到帝王,下到百姓,连神仙都爱玩 暂无演示

    投壶:这项运动流传千年,上到帝王,下到百姓,连神仙都爱玩

    点击下方按钮直接进入卡盟,无须注册
    • 普通 : 积分
    • 客服QQ1904584956
    • 老挂壁交流群:488016595
    • 购买前先去网盘查看是否更新
    • 网盘地址:xz.quanwangkm.com
    • 如没有更新请勿购买
  • 文章介绍
  • 评价建议
  • 春秋的时候,晋国的晋平公去世了,各国都来吊唁。

    看到来了这么多人,新上任的国君晋昭公就招待大家喝酒。

   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
    就跟现在喝完酒打麻将一样,古人也要玩游戏。

    他们玩的这个游戏叫投壶。

    南阳汉画像石上的投壶

    也就是把一个壶放在地上,参与者站在一边把箭投进去。

    晋昭公先投,他身边的大臣穆子为大王当拉拉队,唱歌助兴:

    有酒像淮水,有肉像高丘。寡君投中壶,统帅各诸侯。

    结果晋昭公一下子就投中了。

    齐景公喝了一杯酒,他也要投,自己唱歌为自己鼓气:

    有酒如渑水,有肉像山陵。寡人投中壶,代君长兴盛。

    结果他一下也投中了。

    中了也没啥,关键的问题是,他唱的歌有点尴尬。

    他竟然想要取代晋国成为霸主。

    双方在酒席上就吵闹起来了,酿成了一起外交事件。

    诸侯们吵吵闹闹这事在先秦不新鲜,新鲜的是他们玩的这个游戏:投壶。

    投壶

    这是投壶第一次被记载在历史上。

    投壶据说是从射箭发展变化而来的,射箭是古人的一种社交活动,也是一种礼节,宴饮之时,有时候也要射箭助兴,但是宴席之上,地方有限,就必须因地制宜,这就出现了投壶。

    投壶所需要的地方小,而且酒壶也是酒席上随手可得之物,放在那里,大家把羽箭往里投,正好代替了射箭。

    也有人以为这是对射礼的一种简化,属于春秋“礼崩乐坏”的一种。

    不过这么一简化,简化出一个流传千古的游戏。

    虽然是简化,其实在春秋的时候,投壶的礼节性也特别多。

    先说人数,除了主人和宾客外,还要有一名司射,相当于主持人。一名司正,相当于裁判,两名“酌者,负责倒酒;还要有弦者,负责奏乐。

    汉朝投壶

    再说用具都有专门的名称。投壶要用箭矢,但这矢可不是随便拿羽箭就用的,尺寸有规定,根据投壶地方的不同,有二尺长的,有二尺八寸长的,有三尺六寸长的,一般是要柘木或者棘木制作而成,做的时候不要剥去树皮,为的是增加重量。

    对于壶先秦规定倒是没有那么多,就是盛酒用的大壶,里面放上小豆,为的是防止跳出来。

    还要有筭(suàn)就是一种筹码,计算投中次数用的。

    古代算筹

    筭要放到专门的容器里,这种容器叫中。

    还要有一种东西叫“马”,马也是一种筹码,赢了一轮的就要立一马。

    人员齐了,东西完备了,就可以开始了。

    游戏开始之前,主人要行礼邀请宾客投壶,宾客要拒绝,主人再邀请,最后客人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,然后送矢、摆壶、宣布规则、奏乐,然后这才开始投壶。

    这么繁杂,居然还是“礼崩乐坏”后的结果,原来有多复杂可想而知,难怪大家要放弃。

    其实到了后来,投壶上这种繁缛的礼节也渐渐都没有了,上到庙堂下到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玩。

    投壶也慢慢玩出了新花样。

    《明宣宗行乐图》明宣宗投壶

    汉武帝的时候有个郭舍人善于投壶,他改良了箭矢,舍弃柘木,改用竹子,因为竹子有弹性,他把壶里面的小豆去掉,将竹矢投入壶里,弹出来,可以再投,这种玩法叫“骁”,循环往复,一支箭矢就可以玩一天了。

    随后壶也有了新变化,不再是单纯的用一个酒壶,而是出现了专门用的投壶,壶的造型也是各种各样,有的壶上出现两耳。到了宋末,壶的大小尺寸都有了规定。

    参与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广。

    大名鼎鼎的袁绍就爱投壶,《献帝春秋》上说袁绍年轻的时候很有气魄,听到魏郡的人造反,他正在投壶,举止一点也不慌乱,还在不慌不忙进行投壶。颇有谢安“小儿郎大破贼”的定力。

    不光他这样的大人物,石崇家的一个小妾也爱投壶,能隔着屏风把箭矢投到壶中。

    还有个叫王胡之的人,能够闭着眼睛投壶。

    唐朝薛仁贵的儿子也非常善于投壶,他背对着壶投,而且百发百中。

    韩国1000元纸币上投壶和箭矢

    甚至在东方朔想象里,神仙也爱投壶。《神异经》上说

    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……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。设有入不出者,天为之嘘(叹息)。矫出而脱误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

    东荒山上有一间大石头房子,东王公就居住在那里,这个神仙没事就爱和自己的玉女们玩投壶。他们的玩法还是西汉流行起来的规则,投入再弹出来,一支箭矢玩上一千二百次,如果投入进去没有出来,上天就一声叹息,万一没投进去,上天就哈哈大笑。

    原来老天爷是东东王公的投壶最大观众,晋朝的张华说,所谓天笑就是天上不下雨的时候,打闪电。所以今后看见天上一道闪电划过,却没有下雨,就表示东王公和他的女仆们在玩投壶呢。

    玉女投壶

    李白就很想去看看,他在《梁甫吟》里说:“我欲攀龙见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。帝旁投壶多玉女,三时大笑开电光,倏烁晦冥起风雨。”

    李白自己肯定也是投壶高手,他说过:”击筑落高月,投壶破愁颜。“用投壶破解自己的烦闷,他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,还不得天天投。

    宋朝以后,投壶的花样更是越来越多。

    主要在壶上增加难度,例如设置机关,壶的双耳可以旋转,还有秋千壶,具体怎么玩不清楚,我猜是把壶放在秋千架子上去投,这成了移动靶,难道更大。

    箭矢投掷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,花样翻新,例如投掷的招式有“飞龙呈瑞”、“九龙吐水”、“鼎足”、”先登“等等,明代一个人写了本《壶谱》记载招式有一百三十多种。甚至还有人自创招式,例如《宛署杂记》上说一个高手自创各种招式,能双手投壶,空中翻转一千四百四十度同时落入壶中,名曰卷帘,三支箭矢同时投出一起落入壶中,名曰写字;背身投壶名曰仙人背剑。

    五代《周文矩重屏會棋圖》背景就摆放着一个投壶和箭矢

    这简直是投壶界的“独孤求败”了,当时若是奥运会项目,冠军应该不在话下。

    玩法层出不穷,理论也在不断完善。

    率先做研究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,这位大文豪,小时候砸缸,就看出臂力不差,长大了又爱投壶,《五总志》上说他住在洛阳,就爱玩投壶,谁输了,就请大家吃“泠淘”——冷面。他玩得咋样不知道,反正他的理论水平特别高,写出了《投壶新格》对投壶的历史玩法进行研究。

    投壶规矩

    后面的朱熹老先生紧随其后写出了《投壶说》,可惜失传了。

    两大文豪珠玉在前,后面爱玩的紧随其后,有《投壶图》、《投壶说》、《投壶引》、《投壶考证》……可真是文体两开花

    清代投壶


    拳王卡盟 » 投壶:这项运动流传千年,上到帝王,下到百姓,连神仙都爱玩
    • 12会员总数(位)
    • 3772资源总数(个)
    • 0本周发布(个)
    • 0 今日发布(个)
    • 1825稳定运行(天)

    提供最稳定的辅助集合

   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